周末玩什么:在像素世界中探索梦幻与恐惧交织的奇妙旅程

频道:手游攻略 日期:

“周末玩什么”是来自DS2M编辑们的每周游戏推荐。每周六,我们都会各自推荐一款当周的新游戏(偶尔也会有老游戏),供大家参考、选择。当你在周末赖床,没决定接下来玩点什么好的时候,不如来看看我们的选择里面是否有你感兴趣的,也欢迎读者和开发者朋友们向我们寻求报导。

林志伟:《梦日记》

写在前面:《梦日记》这款游戏包含大量令人不安的隐喻,以及由可能引起光敏感的轻微画面闪烁,因此不建议16岁以下的玩家尝试这款游戏。

今天我要推荐的游戏是《梦日记》。

说老实话,《梦日记》这款游戏真的不适合用来推荐给所有人,毕竟其精神污染的恶名在Steam进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在很多小圈子中人人皆知。我最早玩到这款游戏时,大概是2014年前后。当时因为实在难以忍受这款游戏诡异的画面与氛围,在流程进行不到1/2的时候就把它删除了。

这几天,这款游戏免费上架Steam,而且据说作者还有新企划要公开,我因此又一次心怀抵触地下载了这款游戏。

《梦日记》说是游戏,更不如说它是一个抽象主义的艺术作品。大多是游戏都是由目的的,拯救世界、偷取欲望、泡妹子都是游戏目的,而《梦日记》这款游戏从头至尾都没有告诉玩家“你为什么要玩这款游戏”。

游戏的流程是这样的,玩家可以通过睡觉进入梦世界,梦世界中可以通过12扇门进入风格各不相同的分世界,但这些世界都有着一个共通点:诡异。

在这些充满刺耳合成音乐和诡异图像的世界中,主角将收集各种道具,收集完全部道具后,游戏将会迎来一个令人不安的结局

《梦日记》这款游戏,将几乎所有的隐喻都藏在了这12个世界中。关于游戏中隐喻的解析早已经有诸位大神做过了,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就弗洛伊德的理论,梦是现实世界的衍生,少女的梦本应是绚烂而美好的,但主角的梦境则完全相反。

顺带一提,游戏虽然是用《RPG Maker》制作,但那些诡异的BGM和形象都是作者自己创造出来的

主角的人生究竟发生了什么?她的梦境究竟代表着什么?这些疑问游戏都不会直接告诉你,而是要靠你自己去感悟,就像艺术家不会在自己的作品上写明自己创作时的心情,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部《哈姆雷特》,一万个人眼里也有一万部《梦日记》。具体能发现什么,能在这部作品中发现怎样的世界,就看你自己了。

(PS:截图版本为游戏原作者授权的简体中文版,之所以没用Steam的是因为现在蒸汽版的还没有简体中文。)

忘川:《旗帜传说》

就像《冰与火之歌》的世界迎来无尽长冬,《旗帜传说》(The Banner Saga)的故事开始于太阳不落的那天。在这款由三人小团队所打造的游戏中,玩家将在北陆的蛮荒冻土上跋涉求存,就像游戏页面所写的那样,“你在旅途、对话和战斗中作出的每一个决定,都对故事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并非所有人都能活下来”。

这是款光看到背景设定和美术风格,就让我想买买买的游戏——北欧神话世界观、手绘的动画和战斗都是我的死穴。虽然游戏的战斗系统作为战棋而言有些轻量,但角色会永久死亡、选择真的会影响后续发展,以及游戏本身着力营造的生存主题,剧情方面的演出和代入感足以构成玩下去的理由。

《旗帜传说》从一开始就预定推出三部曲,但已推出的前两部流程却不算长,系统方面的改进也不算大,甚至游戏存档也可以往下继承,个人感觉更像是一部完整游戏被拆为三个章节来销售——或许是多重选择、不同发展翻倍了剧情量,或许是受限于有限的经费,又或许因为开发团队的3位成员都曾是BioWare的员工?但完结篇已预定于今年推出,而官方最近刚刚为初代加入了官方中文,当下其实是蛮适合入坑的时机。

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北欧神话、偏爱手绘的画面风格,并期待参与到一段充满抉择的生存之旅,那么不妨尝试下这款游戏。

张一天:《前程似锦》

作为一个刚从时政记者转行过来写游戏的Steam玩家,我对游戏的观感大多都是慢别人几拍的,好的一面是我看啥都新鲜,工作充满乐趣,坏的一面是我看着觉得十分新鲜的东西有一半左右会被别人提醒早就出现过了——另一半可能是人家懒得告诉我吧。

总之,让我觉得耳目一新的《前程似锦》虽然是刚刚上线的新游戏,但这套基于手机界面的游戏系统,在几年前的游戏《Replica》上就曾经出现过。不过我还是觉得《前程似锦》比《Replica》更有趣一些。进行合理的本土化改造,也是一件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如果有人不幸像我一样看过中国特供版的《表情包大冒险》,一定会深有体会。

《前程似锦》用关键字搜索的方式向你提供信息,我倒说不好这算是倒序还是乱序的叙事,总之,这和我们写稿子时的工作状态真的蛮像。在新闻通稿和社交媒体上读出字缝里的信息,如果是常干人肉搜索的人应该玩起来会非常得心应手吧。尤其是两个搜索引擎里世界和外世界的设定,简直让人拍桌笑。

为了减少剧透,我决定只把游戏的真·结局放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