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手游“副标题”命名的技巧与艺术,让你的游戏更具吸引力
在App Store的榜单上,尽管排序不同,但每款手游都有同样公平平等的约4平方厘米的展示区域。这一块狭小的空间便是这款手游给人的全部门面,怎么才能让玩家一眼就能喜欢上自己的游戏,还愿意下载——这成了厂商们赤身肉搏的战场。而其中的主要战线就是副标题和图标。
在此之前,图标一直是厂商瞄准的一大方向。2013年前后,苹果对于应用图标的限制并未像现在这般严格。所以当时的图标通常都是美女,如何做到低胸魅人又同时不能太过色情则是各家美术展现技巧的好方向。除此之外,厂商们乐于在图标中插入“火影”、“魔兽”、“刀塔”等知名IP的角色元素吸引更多玩家去下载。
在图标大战愈发同质化之后,厂商们又在只能放下几个词组的副标题上动起了脑筋。在此之前,副标题主要是用来应用商店优化(ASO)的手段之一,比如你会在商店看到这样一组词组——“玩最好的很酷的免费游戏下载手机单主题qq大厅中国象棋赛车捕鱼达人斗地欢乐双全飞切水果炫舞百度网苹腾迅冒险类安卓泡龙植物战僵尸穿越火线浏览器尔号西瓜络雷霆跑”,把不相干的搜索热词摆在一起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让你一口气念下来。这么做的目的是提升玩家搜索到一款游戏的几率。
这种做法曾经非常普遍,当时此举也在App Store许可的范畴之内。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这种做法已经显得特别愚蠢啦,而且关键是苹果优化了算法,这就让这种做法带来的好处远远不如它所导致的坏处——任何一个用户看到这些词组,恐怕都不会觉得这是个正经游戏。
但是在没有这么变态的几十个字的副标题的情况下,副标题又如何呈现以及起到了哪些作用呢?副标题会是自家游戏吆喝的主要战场吗?它们通常起到解释游戏的作用吗?它真的不会是游戏公司的开发人拍拍脑袋决定的结果吗?而游戏的几个词组怎样才能起到最好的宣传作用呢?我们试图对此作出一个统计。

DS2M通过图表的方式粗略地统计了App Store畅销榜和付费榜前100的手游副标题,如果按归类的方法可以分成这么几类——明星代言、游戏类别、标榜宣传、中英文名、正版授权等几个大类。当然,这里面也会有一些比较奇怪的说辞。
■ 括号标出副标题效果比横杠显著
在畅销榜和付费榜全部的200个游戏中(去除重复),使用了副标题命名的游戏有67款,其中有40款游戏选择用括号括出副标题,还有27款游戏使用了横杠的方式标明。而且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现象,无论是付费榜还是畅销榜,排名靠前的游戏多以使用括号为主。从视觉来看,括号标明的游戏会更显眼一点。
■ 选择一个细分领域,然后标榜自己的手游排名第一
如果厂商出来说自己的游戏所有地方都好,就很难得到玩家的认可,甚至可能还会受到嘲讽。但现在它们都变聪明了,它们会先用看似细分的定位吸引一群目标用户,然后声称自己是“该细分领域”的第一,我们把这类副标题取名为标榜宣传。比如《全民突击》的“全球第一真人实时对战FPS枪战手游”、《宫爆老奶奶》的”第一弹幕冒险手游”、《自由之战》的“第一MOBA手游”、《三剑豪》的“动作武侠3D网游神作”等等。

这类副标题的常见逻辑就是,不管我是怎么第一的,反正我是第一就是了,定语是什么不怎么重要。这方面其实《全民突击》还挺克制的,把自己的“第一”范围局限到了“真人、实时对战、FPS手游”,一时你也竟然也挑不出什么错来。但相比之下,“弹幕冒险”手游算是什么细分类别,这是为这款游戏专门定制的一个细分领域吗?它就好比一个说法,王老板不是朝阳区最有钱的,而是朝阳区吸量路留存巨高小区8单元最有钱的,也在富豪之列。
■ 不怎么值得推敲的大概念
其实我觉得以上所述的游戏还算实在,它们非常诚实地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很小的框架内,在这个领域我是第一,其他就不过多解读。但除了这种,还有一些明显没那么值得推敲的副标题,比如《七骑士》的“全球第一画面”——什么是第一画面可是一个模凌两可的大概念。当然,具体到《七骑士》这款3D建模比较粗糙的游戏,还是很容易找出反例的,至少2013年出品的《无尽之刃3》就已经能碾压它了。
“神作”又是一个大的帽子。它通常是指对当代社会影响极大的作品,而并非厂商自诩的称呼,就好比说……你看暴雪从来没说过自己的《魔兽世界》是神作,而且这事儿就算说,也最好是由别人说。《三剑豪》似乎很难称得上是一款神作,但你不能否认,他用了神作角色的脸。恩,我说的是熊猫人的头。
我国《广告法》第七条第二款第三项的规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发布广告违反本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负有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停止发布、公开更正,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