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男编辑们对于《恋与制作人》游戏的观点和看法是什么样的?

频道:最新资讯 日期:

在每周日,DS2M编辑部都会找一款游戏让大家一起来玩,然后写出感想。每个人对游戏的看法都是不同的,这些想法有可能撞车,激发出火花,也有可能与你的想法一致,我们希望这个多角度评论游戏的“圆桌讨论”可以引发一些话题、思考或是简简单单的乐趣,就像DS2M微信公众号(chuappgame)每周日推出的“问爆DS2M”一样,成为你在休闲时刻乐于参与其中的轻松活动,并且从中有所收获。

本周日,我们决定一起聊一聊正在社交网络上以病毒般速度传播的手游《恋与制作人》。在DS2M之前转载的“关于《恋与制作人》,我采访了8位女玩家”一文中,我们提到,“和暖暖不同的是,直男朋友对这款游戏表达出更多不屑和不理解……并认为‘这类游戏能成功的两个要素是题材和环境,也就是是否真的有那么多能被题材感召的用户——按设定是14~26岁的花痴少女——能经由指定渠道,进入到游戏中并且恣意挥洒手中的人民币’。”

但事实证明,正在花钱玩这款游戏的女性,并不是许多人脑海中预设的那种“年轻、缺乏游戏鉴赏能力、幻想跟纸片人谈恋爱的花痴”。每个人玩游戏的动机不同,从中得到的乐趣也不同,我们也非常理解和尊重这一点。

然而绝大多数的编辑在实际体验了《恋与制作人》之后,哪怕喜欢上了部分角色,但对游戏本身还是喜欢不起来(可能有一位其实很喜欢),这让我也担心我们的感想总的来说会比较片面。因此,本文建议同“关于《恋与制作人》,我采访了8位女玩家”一起来看,两篇文章都对《恋与制作人》有一定程度的批评,也提到了这款游戏究竟哪里吸引人,只是视角略有不同。我们希望这些视角不同的感想能够有益于每个人发现新的东西。

忘川:无法在女性向游戏里期待游戏性,那么剧情呢?

早年追剧时,曾在豆瓣影评看到一句至今仍觉得颠扑不破的真理:言情剧的男主永远不是在和女主谈恋爱,而是和屏幕前的观众。赢得了女主,赢的只是爱情,赢得了观众,才能赢得全世界——参见各种言情剧里的男一和男二。

在日本,甚至有专门面向女性的爱情动作片,且真的有不少女性买单,影片中的人气男优还举办过签名握手拥抱会。我出于好奇心也看过,如果说女性向就像禁片的“完整版”,男性向更像那些单独上传的“删减片段”——比起活塞,女性向作品更需要创造的是令人怦然的瞬间,“动作”部分只是爱意的延续。

女性向爱情动作片的封面风格是这样的

带有这样的认知,就不难理解一些女性向游戏赤裸裸的功利性:帅到你,套路你,争取撩到你。而华丽的人设、撩人的声优、充满套路的剧情,几乎成了这类游戏的标配,能兼顾游戏性的,孤陋寡闻的我反正没在手游里见过,这里顺带求安利。

也因此,对最近颇有热度的《恋与制作人》,我同时带有警惕和期待两种情绪,怕它又是骗氪的“套路”,但又实在吃演艺圈、恋爱养成和模拟经营这一套。当年我和我妹可是因为《明星志愿2》,难得众志成城地在游戏里攻略同一个男人(嗯?怎么隐隐觉得哪里不对)——那个默认没有恋爱结局、好感度爆表都只能做朋友的关古威。

我很希望题材类似的《恋与制作人》,也能贡献一位可以帅到我、套路我甚至撩到我的角色。如果它得手了,我扭头准会向我妹安利——看,连你哥这样的冰山都被撬出海平面了!

然而,打从游戏里的角色们第一次露面,我就预见了他们的失败——猴急,太TM猴急了。

游戏的四位男主

游戏创造了四种男友类型:“阳光年下亲近我”周萌萌、“腹黑白褂引诱我”许撩撩、“霸道总裁爱上我”李怼怼、“忠犬特警守护我”白飞飞。他们着装各种制服诱惑,对女主谜之在意,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我要攻略你”。唯一有点好感的许墨,大约就“禁欲系”了十句台词,突然就在第一次见面的办公室里壁咚了“我”。我前两天还在跟我妹社交玩《王者荣耀》,玩到这段忍不住喊出了甄姬的那句“别靠近我”。

而身为女主的“我”甚至没有“专一”的权利,每个可选的应答项都透着一股“来追我呀”的暧昧气息,主线剧情更是逼着你脚踏四条船,想不开后宫推单线?没可能。

然而这并不能阻挡我身边朋友的氪金热情,某位女性朋友已经为这款游戏投入了好几千,“就是为了收集‘许墨’的卡,不是‘许墨’的活动就不参加……我家‘许撩撩’!”我疑心后来的剧情发展触底反弹、峰回路转,可薄弱的游戏性已无法支撑我玩下去。

不主动、不负责、不拒绝,男主们也会越来越喜欢你——应答随便选,游戏压根就没有“好感度下降“这种设计

这让我想起一段陈年往事。我曾因为工作需要,不得不尝试撰写女性向游戏的剧情对白。我基于女性策划的人设原案写了数万字,得到的评价却是“我真的不想人身攻击你”。

她说:“我们现在要伺候妹子,就要用晋江的标准来写!像这里,只要这个人‘旧物化形’,大家就可以看到他的性向,嗯哼我是说,形象……你这样不够暧昧啊!没有奸情啊!”

“这里他为了避嫌,怎么会这么明目张胆?”执着于剧情逻辑的我。

“为了爱,毁灭世界都是萌的!门派算什么?爱情最大!撩动少女心需要节奏,该谈情说爱的时候,江湖大义都是狗屎!”

她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丝绸卷着钢铁,这是多数女性心目中完美男人的公式。强则力拔千钧,弱则弱风扶柳,既能做为你遮风挡雨的擎天柱,也能做为你掏心掏肺的小棉袄。当爹!当妈!还能当儿子!不管是豪放型还是温雅型,总之都需要满足以上条件才能被称为‘好男人’!”

最后她为我总结了塑造男性角色的几大套路:冲冠一怒为红颜;霸道总裁爱上我;一往情深,从此眼中只有一个人;我老婆死了,我也生无可恋了;我人生的意义就是女人……

“就像古龙说的那样吗?‘这世上没有喝不醉的酒,也没有难看的少女’……”我战战兢兢地做笔记。

“古龙是个直男癌,你看琼瑶都比她管用。听我的,扔掉古龙,拿起沧月!”

一念至此,我突然对《恋与制作人》的游戏策划们肃然起敬。

“爱是一种奇妙的东西,会让人突然不能呼吸。”

可玩法不值一提、游戏粘性全靠角色,那么要撑起游戏未来的长期收益,就得在角色有限的情况下绞尽脑汁挖掘他们的潜在魅力,还得让剧情能够持续发展下去。就像一个突然爆红的偶像组合,商业包装出众,吸引粉丝全靠卖人设,可粉丝投入的感情越深,就越难以满足,对剧情的期待和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原有角色人设不能崩,增加新角色又可能吃力不讨好——你给声势如日中天、同时一堆唯粉在求“解散”的TFBOYS,再空降个新成员试试。

那么,面对越来越“重口味”的女性向用户,贩卖人设、批发“怦然”的声色偶像们究竟能走多远?这或许是我对《恋与制作人》仅存的好奇心。

张一天:系统能不能在女主角每次三选一对话的时候给个注释……

出于工作的需要,我的手机里装过无数和我本人调性非常不搭的App,从快手到百度全家桶到小贷软件到赌博游戏都出现过。不过《恋与制作人》仍然是手机里最格格不入的软件之一。玩《恋与制作人》,就跟我身为一个知乎重度用户打开快手的感觉差不多,那是真·发现更大的世界。坦白说,我至今都没琢磨清楚什么羁绊啊誓言啊回忆啊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到底和拍片子有啥关系。

游戏的系统倒是不算陌生,爱玩这个游戏的姑娘们可能都没见过,其实平时你们嗤之以鼻的奇葩页游广告里那些官斗或是SLG游戏,路数和《恋与制作人》也没啥区别。你有无数个乱七八糟的项目要升级,各种千奇百怪的数值要匹配,需要用到N种你连名字都记不太清,反正就是要花钱买的道具完成系统提示给你的一步又一步任务。

现实中你们李老公的华锐集团,似乎被隔空祥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