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纳入《万智牌》世界中的传奇选手:渗透影法师Jon Finkel的辉煌故事与成就
1994年的某一天,距离伦敦中心区37公里的沃金市,一个跟随家人从纽约搬来的16岁美国男孩推开了一扇通往魔法世界多明尼亚的大门。在这家牌店,年轻的人们正在玩一款去年开始发售、具有话题的集换式卡牌游戏,《万智牌》(Magic: The Gathering)。
这个男孩名叫Jon Finkel,《万智牌》前所未有的有趣机制深深吸引了他。从牌店出来时,他已经成为游戏中魔法世界里一名年轻的见习法师。

和所有在领域中取得传奇般成绩的天才们一样,Finkel在《万智牌》这个智力运动中年少成名。下面简单粗暴地介绍一下他的成绩:
1995年,在玩《万智牌》一年后,他随家人搬回纽约,开始参与各种大小赛事,崭露头角;1996年参加在家门口纽约的第一届PT(Pro Tour,专业赛),因年龄限制只能出赛少年组,取得了8强的成绩和第一笔1000刀的奖学金。同年哥伦比亚少年组PT,8强。
到此为止的成绩只能算略略出众,但是还没完。

仍然是1996年,因为连续两次进入少年组专业赛八强(专业赛PT的比赛级别可以理解为《万智牌》界的奥运会),大家对Finkel的实力有了一定认识。5月份满18岁的他终于可以参加正式大赛,接下来在《万智牌》美国世界冠军赛斩获第9的成绩与3200刀奖金,算是他专业牌手的初次登场,开启殴打其他成年选手之路。
值得一书的是,构筑赛中他的卡组(白兰控制套)是他自己组的,前所未有的思路大放异彩。组牌与打牌是两个完全不同维度的能力,普遍来说,组牌大师未必打得好,打得好的大师未必组得好,Finkel对《万智牌》的理解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1997年,Finkel的成长速度就像杰克的魔豆,一夜之间上了天,从优秀迅速成长为顶尖。年内取得了3个16强,1个国家队8强的小成绩,10月的芝加哥PT开始爆发,突破原先成绩上升至第3名。
1998年1月31号-2月1号,里约热内卢GP(Grand Prix)大奖赛初次夺冠。2个半月后,纽约PT,专业赛首次夺冠。同年8月,世界杯冠军赛,团队赛冠军。同年9月,波士顿GP,二度夺冠。(注:此间省略了一堆1997-1998年度赛季8强内的成绩,只将冠军成绩放出)
此时的Finkel只有20岁而已,从16岁的《万智牌》初心者到立于世界之巅只用了短短4年,获得了1997-1998赛季年度MVP的荣耀,坊间开始流传“Finkel是最会打《万智牌》的人”的说法。
20年前还是《万智牌》的蛮荒年代,如今的牌手可以在网上轻松查询到大师们的牌表,看比赛录像学习操作、思路,随时在MO(Magic Online)上练习。经年积累下来的思路、打法可以帮助新玩家快速成长。
即使如此,一位有天赋的初心者以在GP这种级别的公开赛中取得8强成绩为目标,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有可能达成,多少牌手的梦想就是拿到一张PT的门票,先不说取得什么成绩,起码去见见活的大师们比划比划。

所以Finkel在没有太多资讯和外力的帮助下成长至此,凭借的还是天赋、头脑和对《万智牌》超出常人的深刻理解。
Finkel除了《万智牌》,还打扑克,在《万智牌》上取得了可怕的成绩和奖金后,他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大概是游戏打通关了兴趣大减,他开始以轻松和娱乐的态度对待《万智牌》比赛。很快,命运给他送来了一个二周目的理由——另一位耀眼的天才少年横空出世,碾压了他的成绩。
就像周瑜与诸葛亮、莱因哈特与杨威利、AKB与乃木坂,命运给Finkel安排的公式对手是德国的19岁天才少年Kai Budde。Budde在Finkel松懈的那一年取得了至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可怕成绩,我只抄摘他夺冠的记录:
99年巴塞罗那GP大奖赛,冠军;
维也纳GP大奖赛,冠军;
阿姆斯特丹GP大奖赛,冠军;
东京世界杯,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