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之昆特牌》:能否在卡牌游戏领域与《炉石传说》一较高下?
■ 序:《巫师3》和昆特牌
2015年,在“游戏奥斯卡”The Game Awards的颁奖典礼上,《巫师3》拿下了年度最佳游戏、年度最佳角色扮演游戏;波兰厂商CD Projekt RED,也凭此作拿下了年度最佳游戏开发商。

如果增设一个奖项,“2015年度游戏流行语”,或许《巫师3》还能再下一城——即使没玩过《巫师3》的玩家,也大多听过那句:“来盘昆特牌吧!” 是的,《巫师3》能销量口碑双收,除了游戏本身素质过硬,昆特牌带来的病毒传播效应也功不可没。 今年,这群波兰人在微软E3发布会宣布,“昆特牌”将脱离原作,作为独立作品,登陆PC、PS4、Xbox One平台;在2次服务器压力测试后,《巫师之昆特牌》定在今天(10月26日),进行首次海外封闭测试。

在这里,我想先聊聊“昆特牌”的前世今生,以及,为什么波兰人会选择让《昆特牌》成为独立作品,下一篇再带来关于这款游戏的详细评测。
■ 前提:昆特牌是什么?

不管你是否了解,我们仍然需要从头说起,介绍一下到底什么是昆特牌。 昆特牌是《巫师3》中存在的卡牌对战游戏,在故事设定中由矮人发明。不同于不少作品中一闪而过的小游戏,昆特牌贯穿游戏全程,有自己独立的剧情任务线。玩家可以通过购买、拾取、做任务或和NPC对战,收集卡牌,构筑自己的牌组,游戏后期甚至还有“昆特牌”锦标赛。有趣的对战和收集要素,让许多玩家甚至不顾主线,醉心打牌——不少玩家戏称《巫师3:狂猎》为“昆特牌3:狂赌”。

如果只是这样,昆特牌还不至于变成一个话题,广泛流传到《巫师3》的玩家圈子之外。在《巫师3》的设定中,无论何时,玩家都可以和游戏中的NPC角色玩牌。问题是,当剧情中的NPC亲朋有难、情况危急,向玩家求救,游戏对话选项中,除了“救”、“不救”,还会有第三选项:“玩昆特牌”。一旦选择“玩”,前一秒哭天抢地、情绪崩溃的NPC,下一秒就牌瘾大发,若无其事和你玩了起来——原本严肃的剧情氛围一下变得滑稽。在《巫师3》的世界,没有打牌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也让“来盘昆特牌吧”成了“膝盖中箭”之后,游戏界又一家喻户晓的段子。 ■ 初衷:想做昆特牌只是因为“好玩”

昆特牌的诞生是个意外。 在《巫师》前两作中,其实并没有昆特牌,而是另一个名为“Dice Poker”的骰子游戏。开发《巫师3》时,制作组想加入新的小游戏,但因忙于实现开放世界的设计,无暇顾及。团队成员Damien Monnier和Rafal Jaki,用一个周末,做出了昆特牌的原型,之后陆续邀请一些同事,利用闲暇时间一同完善它——工作室成员玩昆特牌的时间,渐渐地竟超过了《巫师3》本体。在《巫师3》的开发已近尾声的几个月,沉迷昆特牌的成员们,自发完成了昆特牌相关内容的设计,包括为其设计了完整的任务链。 直到游戏发行前,昆特牌仍是工作室成员的自High之作,没人预想到它会获得的反响。 游戏发售后不到2个月,制作组收到上千封的邮件,还有电话、传真,很多都关于昆特牌; 不少粉丝购买《巫师3》两部资料片的盒装游戏,就是为了得到赠品——“实体昆特牌”; 一位粉丝自己架设了可供玩家联机对战昆特牌的服务器,官方不得不规劝其关闭; 一位粉丝曾用《桌游模拟器》制作Mod,完整还原昆特牌牌库,还可实现双人对战; 一位粉丝制作了第三方Mod,玩家安装这个游戏模组后,在《巫师3》里一旦触发战斗,会自动切换为打牌模式,玩家只要获胜,周边敌人便全部死亡,玩家直接获得相应经验、掉落物品; 就连淘宝,都能搜索到盗版的中文昆特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