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代计费行业的隐秘故事:那些阴魂不散的生意与总得有人承担的脏活
频道:最新资讯
日期:
■ 一、我们从来不做违法的生意
今年的3.15晚会曝光了手机相关App的暗扣行为,而这并不是官方媒体第一次报导所谓“暗扣”。早在2013年,央视新闻的微博账号就发布过“当心!500款游戏藏扣费代码!”这样的内容。其他媒体上关于暗扣的报道也不少,对待暗扣大概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非法厂商将恶意插件加入App安装包里,在运行App时会跳出很容易被误点中的提示框或者根本没有提示框,总之是在用户没有留意的情况下选择了付费服务,话费因此遭到损失。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游戏当中。
这个过程看上去符合逻辑。但是仔细思考后,你会发现一个疑点。扣话费付费是运营商提供的一种支付手段,它极其方便,但也容易被滥用,因此运营商对待它的态度格外谨慎。在合作对象的挑选上,运营商保持了高标准:项目体量,公司规模、诚信记录都在考察范围之内,授权费用也相当不菲。非法厂商不可能做到这些。他们有特殊手段,但怎么都绕不过运营商的授权。那么,他们是怎么扣掉用户话费的?
经过我们的调查,所有疑问的线索都指向“代计费”产业链。
苏伟曾任一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销售经理。他这样向我们解释代计费产业:
这个完整的产业链条里,最上游是CP(游戏开发商)。这些CP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CP,他们并不在乎游戏有没有人玩,唯一目的就是拿游戏去向“基地”申请计费代码。“基地”指中国移动从2005年开始设立的产业基地,不同地区的基地所分管的行业互有区别。本文中,“基地”均表示位于江苏的游戏产业基地。拿到代码之后,CP找技术人员破解,将破解后的代码卖给代计费平台。对于代计费平台,经营方式有两种。一、平台使用计费代码,为无法从基地拿到正规计费代码的小CP提供计费服务。从玩家的角度来说,在消费时收到的确认短信中,游戏名与正在玩的游戏会不同。这样相当于用一个游戏的代码,代替另一个游戏进行支付。这就是代计费的含义。二、代计费平台可能将破解后的代码卖给下游的平台,下游的平台会将若干个二手代码组合在一起打包,做成所谓“支付SDK”。这样的下游平台可能会有很多层。一个代码倒二手、三手甚至更多的情况都是有的。这个行业依靠破解代码生存,为了降低风险,即使是最上层的平台也可能购买一些二手代码做为缓冲。